狮子与公牛的决斗——英格兰的不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VS哈布斯堡的信徒国王腓力二世的大博弈

2024年1月29日(其实主要是昨天写的,但昨天太困了没写完):这篇文章是一个资料整理,包括对时间线、地图的梳理。它聚焦于16世纪下半叶的两个能力强悍但也常有争议性的伟大君主,围绕领土,权力,贸易,宗教等议题展开的一系列冲突。

虽然伊丽莎白一世时的英国和西班牙曾经是敌国,但互相也是值得尊敬的强大对手。在严肃的讨论之前,还是让我们简单谈谈这两位统治者的个人形象(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

不同于一些刻板印象里那种阴沉的老年形象,伊丽莎白一世其实是比较外向、精力旺盛的人;像很多其它英国君主一样,她擅长打猎并且经常和大臣一起骑马狩猎,曾经亲手割断猎物的喉咙,还专门从爱尔兰运来优质的骏马,享受骑马狂奔的快感。她的统治稳重而富有策略,但在交谈时甚至登基典礼的时候并不拘谨,反而经常放声大笑。当时的不少人也认为,她在很多方面更像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形象。不过,伊丽莎白一世是个开明的统治者,她复兴古典时代的艺术、文学和人文主义,这也是传统观点里把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称为英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另外,伊丽莎白一世没有结婚只是避免和强国的君主或继承人联姻会损害英国的主权和利益,但她有很多情人,只是这些情人并非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人那种实力派强势人物,而更像比较特别的宠臣——这非常重要,否则他们就可能产生篡夺即使一部分权力的野心,或有能力扰乱英国的政局。例如后来的阿尔伯特亲王,他的才华、魅力和品德令人赞叹,但不是名将或政治强人,而且来自体量不及英国八十分之一的萨克森-科堡-哥达。

至于腓力二世,他的能力和问题都是非常明显的。从信仰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国王和天主教徒,很可能也真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只是手段过于直接和固执,导致后期的一系列失败和破产。谁都知道遏制贵族和强调信仰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强硬施压就能做到,反而如果操作失败会引起更严重的反弹和后果。实际上这种事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要么就得有策略,要么就得像斯大林、穆拉德四世那样程度的对内清洗。不过除此以外,他的外交和政治水平很高,并不莽撞(至少没像18世纪英国那样搞得几乎全世界都是敌人),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西班牙的干涉能力。

————————

1558年11月17日,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继位。在359年后(1917)的同一天,英军开始了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战役,但在1558年,后来将成为那个空前绝后的强大帝国的英格兰,正处于历史上最虚弱的时期之一,内部极度混乱,对外被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当成争夺的猎物的状态。

14世纪初,不仅直接征服兼并苏格兰的尝试因长腿爱德华的逝世而落空,而且英格兰失去了自从10世纪前期长者爱德华、埃塞尔斯坦以来的对苏格兰的名义宗主权和影响力,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恶化导致苏格兰寻求英国宿敌法国的帮助。从那时起,包括百年战争期间和之后,苏格兰早已成为法国的盟友。(很多人注意到勃艮第公国在英法战争中有时会倒向英国,但英格兰背后也有一个苏格兰王国几乎一直亲法)到16世纪中期,法国在苏格兰的影响力更进一步,在1558年4月(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前不久),15岁的玛丽和即将继位的法国弗朗索瓦二世(14岁)结婚,此时苏格兰已经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玛丽还拥有英格兰王位的宣称。

甚至此时的苏格兰势力已经渗透到了北爱尔兰,如果法国和苏格兰的联盟甚至建立联合统治成功,法兰西-苏格兰就能从海上和陆地,从西方、北方和南方同时入侵低谷期的英格兰,建立起一个法国版的像狮心王的金雀花王朝那样的帝国。可以说,这时法国人距离打上不列颠、为之前英格兰的几次入侵复仇只差一步。

因此,1559年伊丽莎白一世立即支持不满玛丽和法国宗教压迫的苏格兰新教领袖约翰诺克斯(John Knox)回国发动起义,最初只是暗中资助起义军,但很快就发展到通过1560年2月的《贝里克条约》(Treaty of Berwick)得到苏格兰人的邀请而直接参战,苏格兰将保证在英法冲突中支持英格兰,英格兰则有责任和权力保护苏格兰的自由和独立。英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围困了法军和亲法势力,法国被迫谈判,在7月6日签订《爱丁堡条约》,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法国-苏格兰同盟,基本解决了苏格兰问题。

也是在1559年,法国的加尔文宗组成了新教教会,被称为胡格诺派。

最紧迫的外部威胁被消除后,接下来就是整顿内政了。百年战争后期的失败加上亨利六世的无能,英国陷入了玫瑰战争,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都铎王朝的建立和亨利八世的统治暂时稳住了英国的局势,但是内部冲突和各种问题仍然存在。亨利八世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但是面对这个情况能做的其实有限——关于亨利八世的能力,其实亨利八世在英国很多人得到的评价其实经常是不太高的,主要被质疑的原因就是认为他对外争霸没有实质性成就,却劳民伤财、导致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虽然我之前提到过如果他真的是昏君,他就不可能处置这么多人还能一直稳固掌权;但他花费了很多积累下来的财富、征召大规模的陆军去投入到欧陆的争霸中,虽然打败了法国,最终取得的成果还是很有限,哈布斯堡王朝也仍然掌握着西欧的霸权。亨利八世建立皇家海军也值得一提,不过这时皇家海军还不是后来那个称霸海洋的大舰队。

在792-793年,麦西亚的奥法建立英国货币体系的时候,1英镑=349.9克白银。这一规定在后来的维塞克斯、诺曼、金雀花等王朝基本被沿用了,1158年1英镑=323.7克白银,1279年345.2克白银;百年战争初期为了发动侵略战争筹集资金,英镑一度贬值到280克白银。虽然中世纪盛期的英镑经历过几次波动,目前为止总的来说都在300克白银上下。但在百年战争后期,英镑就突破了250克继续向下贬值,到1464年1英镑只相当于186.6克(一说172.6克,计算细节不同)白银。都铎王朝前期有过一段财政正常货币贬值速度慢的时期,但并没有停止,1526年(亨利八世)1英镑=155.5克白银。1542-1546年,英镑的成色从92.5%迅速下跌到33.3%,英镑含银量在1551年就只有115.1克了。之后通胀继续增长,1540年物价指数150,1557年达到409。

伊丽莎白一世任用格雷欣爵士(Thomas Gresham,著名金融家,格雷欣法则的提出者),在1560-1561年再次进行大重铸,并规定英镑成色恢复到92.5%,这才完全解决劣币问题,让货币流通恢复正常。当时英国在每个市场城市建立货币兑换所,允许用旧币来兑换新币。到1562年9月份时,旧币完全被新币所取代,这之后英镑的含银量一直稳定。直到一百多年后为了筹集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后勤和军费,任用牛顿进一步整顿和改革了货币制度,提高了铸币效率,并随后进行金银本位改革,那时的英镑也和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规定的差别不大。经过这次改革以后的英镑币值沿着金本位制继续被使用了两百多年,直到世界大战时代。所以,为了叙述和比较方便,从这里开始,下文统一使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英镑作为标准,例如1526年的1英镑=1.3英镑。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确实存在专制主义的问题,但前者实为亨利八世时期的遗留,作为都铎王朝动荡的内政形势下防止暗杀和阴谋的迫不得已选择。另外,一些观点认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将内廷和政治分离,实际上减少了专制主义。我在知乎还看到有人提到卖官,这个其实并不频繁,并且是从古典到近代,从西方到东方都普遍存在的现象。

伊丽莎白一世扶植农业发展、规划呢绒生产、奖励造船业、鼓励技术进口、扩大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和海外投送干涉能力。这里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古代的海外贸易因为门槛高(需要大船、船队来降低风险和分担成本),往往只有顶级权贵负担得起,而且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贸易商品经常以奢侈品为主。所以从罗马帝国到现代,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造成的贫富分化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不只是“顺差”“逆差”的问题,包括罗马对东方贸易的逆差问题其实也存在误解,罗马至少在对印度的贸易中还是掌握主动权并获得很多好处(包括财政收入)的。

但是,后期罗马帝国的贫富分化加剧以至于地主化问题出现确实也有全球化的影响。至于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给出办法的人比较少,伊丽莎白一世也许算一个。她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了王室控股大部分的一系列特许公司,王室能获得分红,通过这种方式让海外贸易能直接汇入英国的有效财政收入。这样,不仅其它商人也可以通过股份制参与其中,而且普通民众可以获得了减税——伊丽莎白一世增加的税收主要是财产税、关税、对教会的税收和基于王权的对贵族的特权,但对普通人是有降低税收的措施的。这也算是一种改善民生的弥补方式。有人看到一部分数据认为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财政收入不高,就是因为降税以后正常收入只有三四十万英镑,而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辟财政收入来源的手段又非常复杂,这在后面将会提到。另外,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改善也对降低分担风险和成本的要求有一定贡献。

当然,特许公司并不是只有伊丽莎白一世在用,之前也有先例,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其他国家也开始建立特许公司了。问题在于,特许公司本身就是拥有垄断性质的,只不过它的垄断利润被股份制分散开了。把特许状授予那些因为遥远的地理和文化不同导致自然垄断的地区,是用一种受到限制和管控的“垄断”去替代无解的自然垄断。而且,必须获得在这一地区或海域的贸易和军事主导权,不然这种措施就没有力量做后盾实现。这一过程中,开放股份制、不引入新的不必要的垄断、官方控股并获得分红、采取降税等弥补性改善民生的措施、获得控制权等因素缺一不可。

不过,后来的英国王室(或政府)对特许公司的股权逐渐被稀释,而且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自然垄断逐渐消失,可控垄断变得不必要,特许公司也就逐渐过时和遭到反对了。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很多特许公司的垄断权被逐渐取消,到18世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特许公司要么转型为殖民地,要么逐渐衰落——坚守贸易公司本来目的的最大的特许公司黎凡特公司也逐渐衰落了,英国官方转而选择和希腊商人在梅诺卡岛交接,让希腊人代理了一部分英国人的商业利益。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值得一提的特许公司包括:

莫斯科公司(建立在她继位前的1555年);1577西班牙公司,1579北海公司,1581土耳其公司,1583威尼斯公司,1585巴巴里公司,1592黎凡特公司(土耳其和威尼斯公司合并),1600东印度公司。

1558年底,英国探险家詹金森抵达布哈拉,但这次旅程比较令人失望,因为布哈拉的商业地位已经衰落。在和平时期,有“大批商人来到布哈拉,他们是来自邻国——如印度、波斯、俄国,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商路畅通的时候还有中国——的大型商队”。但在如今这个“战争持续不断的”时代,詹金森担心“这些商人如此贫困……以至于那个地区没有任何希望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而且中亚气候炎热,对粗糙厚重的英国羊毛织品没什么兴趣。詹金森考虑过继续前行去中国,但是因为危险和艰难还是放弃了。他指出,这条路线上鞑靼和波斯军阀“在我到达这里之前就已经连续打了3年的仗了”,使得“任何商队都不可能毫发无损地”到达中国。在阿斯特拉罕,詹金斯发现了廉价的奴隶市场,他对那里的诺盖人评论道:“本来我可以买许多漂亮的鞑靼孩子,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买1000个,也就是说,一个男孩或女孩只值一条在英格兰卖6便士的面包。”在买下一个女孩并把她当作“货物”送给他的朋友莱恩后,詹金森在莫斯科时似乎又把她招了回来,并准备带她回到英格兰。

1560年底,詹金森回到了伦敦。他在东方的两年旅程中,与一些中亚最有权势的统治者打过交道,其中一些是信奉东正教的俄国人,其他的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穆斯林。随后,伊丽莎白一世决定任用他去尝试和俄罗斯、伊朗建立进一步的外交和商业联系。这里有个有趣的小插曲。也许是几百年来突厥人隔断了与东方的密切交流,伊丽莎白一世和她的顾问对萨法维王朝的什叶派统治者沙阿塔赫玛斯普的宗教、政治,甚至身份都知之甚少。无论詹金森传达了关于萨法维王朝的什么内容,在伊丽莎白的信中几乎都没有反映出来。

几百年的隔绝堆积出来的误解,使伊丽莎白一世对伊朗(波斯)的了解几乎停留在古典时代,仿佛一千年的时间凝固在了这封1561年4月的信件中,这封信有希伯来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3个版本,它的开头写着:

“伊丽莎白,上帝保佑的英格兰女王,向最伟大、正义的大苏菲,波斯人、米底人、帕提亚人、赫卡尼亚人(Hycanes)、卡曼阿里人(Carmanarians)、马吉安人(Margians),底格里斯河两岸以及里海与波斯湾之间的所有人民和王国的皇帝致以问候。”

其实,也因为伊朗(雅利安)人是古老而文明的民族,在令人怀念的古典时代就已经存在并繁荣(而不是像突厥人那样突然出现并带来震撼和破坏),居鲁士也得到了基督教的认可,所以和伊朗建立联系甚至商业联盟在当时看来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詹金森首先出使了俄罗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重新踏上他第一次旅行的路线,穿越了阿斯特拉罕到达里海。当他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并进入萨法维领土时,他仿佛经历了时光倒流,用古典时代的时间和人物描绘他到达的地区。1562年8月,他到达了位于高加索山脉下里海附近的杰尔宾特(Derbent)城。他唯一的参考依据就是把它认作古波斯的赫卡尼亚省的一部分,并且观赏了穆斯林和基督教徒认为是亚历山大大帝为了阻挡哥革和玛各(Gog and Magog)的可怕族裔而建造的古代墙壁。

几周后,他到达希尔凡,会见总督阿卜杜拉汗,沙阿塔赫玛斯普的表亲和最亲密的顾问之一。当阿卜杜拉汗问“英格兰人与突厥人是否交好”时,詹金森回答说英国从未和他们建立友谊。阿卜杜拉汗还问了他一些类似“Almaine的皇帝(这里可能指的是腓力二世,虽然他其实是西班牙支系)和奥斯曼苏丹哪个更强大”之类的问题,但总之最后阿卜杜拉汗被说服了,认为英国人不仅值得信任,而且甚至可能对沙阿很有用;然后他们花费了剩下的时间一起骂“和突厥人勾结的”威尼斯人(请原谅我插入这个无关主题的细节,但这是真的,看到这我确实忍不住笑了,大概是因为它过于yes prime minister)。

在获得了总督的“极大好感”并得到了安全通行信函、骆驼和马匹后,詹金森继续上路。10月16日,他到达了阿尔达比勒,这是另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地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波斯君主通常被埋葬于此,亚历山大大帝入侵波斯的时候把官廷带到了这里”。在这里,詹金森观察到,“已故的伊斯玛仪被葬在了一座带有华丽墓穴的美丽清真寺里”,虽然他没有提及他是否成功进入清真寺,是否看到了沙阿的坟墓。1562年11月2日,他来到了萨法维王朝当时的首都加兹温。不过,他和沙阿的谈判结果不太理想,暂时没有建立进一步的商业联系,一部分原因是奥斯曼和萨法维已经停战。英国和萨法维的接触在这时只是个开始,真正起作用要等到伊丽莎白一世后期了。

1563年8月,詹金森回到了莫斯科,从沙皇那里进一步获得了贸易特权。一年后,他回到了伦敦,在接下来的20年里又进行了5次远航。到1560年代后期,詹金森的接班人亚瑟·爱德华兹(Arthur Edwards)在萨法维的宫廷中长期停留,也获得了前任未能取得的宝贵的贸易特权。莫斯科公司的股票价格从原来的25英镑涨到了200英镑。

以上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反映当时英国为特许公司和外交活动谋取空间的冒险和尝试,它们和伊丽莎白一世的内政改革共同作为接下来英格兰为自己争取利益和尊重的基础。

当时的欧洲,主要的强国是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以及西班牙。在伊丽莎白一世继位时,这三个强国算上零碎的领地都能达到一千多万人口(西班牙有大半个意大利),而英格兰只有不到400万人口。英格兰的优势在于它早已是整合完毕的统一王国了,加上英国的人口少并不全是因为土地承载力低,一部分原因是之前的内乱导致人口相对正常情况会稀少一些,人均资源并不太少。再加上长期以来积累的社会治理经验,所以当时英格兰还是有潜力的,不能说真的就是体量小。但西班牙、法兰西和神罗也在进行中央集权的整合,英格兰必须及时做出应对。

用军事胜利解决法国和苏格兰的威胁,通过政治手段脱离了西班牙人的控制又避免给予西班牙和教皇敌对英国的借口,同时尽量维持在同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贸易利益,这样精巧的平衡只能是暂时的措施,想长期靠这个是不可能。

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初期能取得对法国人的胜利,一部分原因是当时法国的内政局面也没多好,年轻的弗朗索瓦二世缺乏经验又没有过人的能力,军功权贵吉斯家族掌握了权力。1562年,吉斯家族在瓦西镇袭击了新教信徒,这随后导致法国宗教战争爆发。伊丽莎白一世立即开始资助胡格诺派(法国的加尔文宗)并出兵干涉。在德勒战役中,天主教派的蒙莫朗西将军被俘,圣安德烈元帅战死;1563年2月,吉斯公爵在围攻奥尔良时被暗杀,但随后纳瓦拉国王安托万死于鲁昂之围。冲突不会很快分出胜负,之后我们将会看到,它将会继续到伊丽莎白一世在位后期。也在1563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三十九条信纲》,它是真正意义上圣公宗建立。

与此同时,英国宣布不承认教皇子午线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独占世界非基督教土地的权力,并且在1566年,尼德兰爆发反对西班牙的革命,英国暗中支持尼德兰的起义军,可能是这一计划暴露,也可能腓力二世不需要多余的侦查就猜到了伊丽莎白一世会干什么了,也可能这就是针对英国本土的,毕竟伊丽莎白一世支持的英国海盗对西班牙殖民地运输船的袭击,抢劫运宝船对西班牙来说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总之,第二年(1567)西班牙开始资助爱尔兰的天主教势力反对英国人的统治。

爱尔兰的体量并不算小,

虽然金雀花王朝早期曾经尝试过兼并爱尔兰,但当时派出去的英格兰人早就和当地人融合或者本地化了,被称为“英裔爱尔兰人”而不被认为和都铎王朝新来的这一批英格兰人相同(注意,指金雀花王朝早期移民的这个词,字面上就是Anglo Irish,和Norman没半个词的关系)——这种情况也许有点像中国南方,也是古典时期开垦南方土地的移民在近代被划分为不同的族群。虽然当时爱尔兰平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是自由而强悍的战士,即使没有西班牙人的资助,他们也不是好对付的。和统一的苏格兰王国比起来,爱尔兰虽然人口更多、土地承载力更高,但除了几个较大的王国(例如芒斯特和康诺特),有不少地区都在不及一个郡大小的氏族(clan)或贵族的统治下,整合这种地方相当棘手——小亚细亚内陆的突厥部落都能给拜占庭和后来的奥斯曼带来持续且巨大的困扰,更不用说更加强壮而善战的爱尔兰人了。即使全盛期的金雀花王朝,在入侵爱尔兰时仍然遭遇过惨败,随后逐渐失去了侵占的土地。截止此时,虽然英国君主宣称自己是爱尔兰国王,却从来没有真正统治过完整的爱尔兰一天,只是有一些零碎的领土。在伊丽莎白一世继位时,她真正能控制的领土,主要就是伦斯特的部分地区,芒斯特的北部和蒂珀雷里郡,以及一些港口城市(比如科克)。

1560年代后期,英国已经基本上公开支持荷兰的加尔文起义军,西班牙对英国不断采取报复措施,例如1568年在关键的安特卫普港口扣押了英国商品;此时法国的胡格诺派也不太顺利,这些冲突已经吸引了德意志的新教诸侯的注意力,其中有一些加入英国及其盟友支持的新教阵营,但他们能做的实在有限。1562年后,截止此时,英国对胡格诺派的支持仍然不像后来那么多,仅仅是给了10万克朗(大约3万英镑)战争资助和不到一万人的干涉军(虽然这时欧洲还不像两百年后的陆军规模那么大)。

正是在这个比较艰难的时期,1570年,教皇开除伊丽莎白一世的教籍——这里需要提到,很多人对教皇的刻板印象要么是过于高估了,要么是过于低估了。教皇既不是欧洲的“皇帝”,也不是象征性的傀儡,他的影响力至少在意大利是一流的,在欧洲范围内通常也算是一个有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角色,至少相当于一个比较大的王国的国王。教皇本身的财政收入就相当于几十万英镑了(不同时期差异较大),统治着上百万的臣民,在教皇国的边界之外也拥有名义上的封臣和势力范围。教皇的这一决策并非作为西班牙的“傀儡”而发布,相反,腓力二世抱怨教皇事先没有和他磋商。在英格兰,这份谕令只是分裂了那里的天主教徒,同时加强了爱国者对伊丽莎白的拥护。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腓力二世(1527-1598,从1556年开始统治西班牙)的统治。虽然他后期遭遇了一些失败,并不能掩盖他统治的前半期确实非常辉煌。和伊丽莎白一世相似的是,他也在继位之后首先对法国采取行动,逼法国人谈判,签订对己方有利的和约。法国在很多时期都是非常强大,只是这时确实没有能和顶级明君抗衡的政治强人而已。1557年,腓力二世赢得圣康坦战役的胜利,并在不久之后和法国签订了卡托-康布雷齐和约,西班牙赢得了持续几十年的意大利战争,可以说是和前文所说《爱丁堡条约》同样意义重大的成就,足够证明腓力二世的能力。腓力二世也是野心很大,也许他确实有征服欧洲或者说将整个欧洲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秩序中的理想,他不仅为了西班牙而战,不仅为了哈布斯堡王朝而战,更为了天主教世界而战。

1571年10月7日上午,属于这个世纪最伟大的海战之一在勒班陀打响。下午4时,奥斯曼军队被神圣同盟击败,损失了大约210艘船与1.5万名士兵和水手。在那个短暂的瞬间,基督教世界忘记了自身的分裂,一起庆祝它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似乎无敌的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大胜。这个喜讯传遍欧洲,人们感到莫大的欣喜和宽慰。人们举办庆祝活动、游行、在讲堂里做弥撒,出版小册子、绘画和诗歌来庆祝,将这场胜利视为在伊斯兰教即将压倒基督教时降下的神圣干涉。当消息传到伦敦时,那里也公开纵情庆祝,尽管伊丽莎白最近才被绝罚。人们因为这场胜利在圣保罗教堂里的布道辞中感谢上帝,英国的编年史家拉斐尔·霍林斯赫德(Raphael Holinshed)写道:“城市中到处都是篝火,人们设宴欢庆,因为人们有正当的理由这么做:基督教世界取得了如此重要的一场大胜。”就霍林斯赫德而言,奥斯曼帝国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在这里不分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他在这里暗示,这是一个可以把宗教分裂放在一旁,让基督教团结起来反抗它最大的敌人的重要时刻。

不过,这美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西班牙没能进一步扩大胜利成果,新教和天主教也暂时没有和解的迹象,英国和西班牙在1560年代初的克制逐渐被直接的敌意取代。对抗最剧烈的也许是低地,那里一直在打仗;其次就是法国,英国扶持波旁家族和胡格诺派,西班牙则保卫天主教阵营,强大的法兰西如今竟然成为了外国博弈的战场(没想到后来打完三十年战争法国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爱尔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战场,欧洲大陆倒是难得这么关注一次这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岛屿;德意志则在相对和平中成为了暗流涌动的外部延伸。

但对西班牙来说,至少腓力二世在勒班陀和其他战役对奥斯曼的打击能够确保奥斯曼接下来暂时没有意愿和能力添乱——他的外交并不是失策,也不至于说被欺骗而认为伊丽莎白一世确实有可能是真心准备改信天主教,并据此改变自己的战略。要知道,顶级政治家要真正被骗好几年几乎是不太可能,如果你从全局来看,就会发现他只是在各个击破他的对手们,先遏制异教徒奥斯曼赢得威望和人们的支持,然后再和“异端”大战就显得合理了很多,这样就不会陷入两线作战,而且这个顺序很重要,这让他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正义性。

1572年4月,英法签订了《布卢瓦条约》,法国再次做出让步,英国可以在法国进行呢绒转口贸易,而且不再支持王位觊觎者苏格兰的玛丽,在英国和西班牙冲突时要站在英国一边。但是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无论是对英国还是法国。双方的诚意仍然都是可疑的,而且法国的混乱也导致缺少真正可靠的谈判对象。1572年8月23—24日夜间,胡格诺派正聚集巴黎,庆祝他们支持的波旁家族的亨利的婚礼,吉斯家族展开了臭名昭著的“圣巴托洛缪日大屠杀”(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有3000多名胡格诺教徒在巴黎街头惨遭杀害,在法国其他地方也有数千名胡格诺教徒被杀。这一消息震惊了欧洲,伊丽莎白的宫廷开始哀悼死难者,谴责那些“滥杀无辜的残忍凶手”,罗马教廷则公开庆祝。之后,胡格诺派在南部和西部组成联邦共和国,法国进一步陷入分裂。

截止这时,我们必须回顾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腓力二世拥有的筹码仍然比伊丽莎白一世多,哈布斯堡王朝仍然是最强大的帝国,而英国只是刚刚解决好内部问题,借着强势君主的能力和新教徒中普遍的热情才能参与这场争霸的新兴强国。在1570年代和1580年代前期,欧洲的局势陷入僵局,英国和西班牙进一步把目光投射到欧洲之外。

16世纪,摩洛哥人受到西班牙和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威胁,需要外来势力的帮助。1572年,伦敦的商人艾德蒙·霍根派代理人约翰·威廉姆斯前往摩洛哥,去核实据说那里有大量优质硝酸钾的情报。硝酸钾是制造火药的关键原料,在西欧非常稀缺,要以高价从波斯和印度进口。英国当时手工制作硝石既困难又繁杂,而且产量低。结果,当威廉姆斯带着摩洛哥硝石返回时,大家都很兴奋,他告诉霍根,那里的硝石“比他去过的任何地方所生产的都要好得多”。然而,当时摩洛哥最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入侵者和内战,他们需要的不是英国的布匹,而是武器弹药。当时,摩洛哥人的确希望与英国建立合作甚至联盟,无论是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二世还是马利克;但前提都是提供武器。摩洛哥人还提出经过他们的领土转口卖给奥斯曼和其它东方市场的一条替代路线,让英国布匹可以进入这些市场。

最初,伊丽莎白一世严禁霍根给摩洛哥人提供武器,这是出于正义性的原则。虽然摩洛哥是含米特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色人种,而且让摩洛哥拥有自保的能力以免被奥斯曼影响、渗透和征服也不是坏事,但在对其它基督徒的战争中引入异教徒总是不道德的。这一度造成了谈判的停滞,直到1577年,霍根和夺权成功的马利克重新谈判,在没有提及用武器来交换的情况下,霍根还是获得了“300公担[13吨]硝石”。在给伊丽莎白一世写的信中,他对马利克的统治做出了极为正面的评价,“我发现他对陛下的商人比任何国家的都友好”——一般认为,这是伊丽莎白一世批准了秘密进行一些不至于过度改变力量对比的武器出售,摩洛哥的确有了自保实力,次年在抵抗葡萄牙入侵的马哈赞河之战获得大胜,但摩洛哥也并没有作进一步打算的可能。

1578年塞巴斯蒂昂一世的战死也在不久之后给腓力二世带来了一份礼物——葡萄牙的王位。虽然继承葡萄牙王位本身伴随着英国及新教同盟的干涉,但这次干涉似乎只是象征性的,毕竟候选人里既没有新教徒也没有英国人,而且战场位置不利于新教同盟方,只是根据英葡同盟,英国有责任去救,不能直接放弃了。

通向东地中海和黎凡特的核心的大门已经敞开,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黎凡特公司的故事了。关于黎凡特公司以及其欧洲竞争者在奥斯曼的贸易力量对比和分布,请看我之前写的这篇:

大部分人看的历史是孤立的事件、或者以一个人物为线索,但是看地图以及看年表整理时间线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连起来看才能看懂全局。

如果单独看各个区域的历史,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三十年战争欧洲打的那么激烈,奥斯曼竟然没有大规模入侵?为什么波斯只有150万英镑的财政收入,军事有时候却特别强大?

其实到阿巴斯一世初期,已经被奥斯曼和中亚突厥人联合打得特别惨,割让了西部的大量领土,甚至连大不里士和周围地区都丢了。

当时英国一方面需要一个敢牵制哈布斯堡帝国的大国,奥斯曼本来也和哈布斯堡王朝是宿敌,这个不需要英国人劝说。另一方面又因为打击哈布斯堡帝国的时候,也必须要避免基督徒内斗被外人入侵造成严重的灾难。所以无论为了利益,生存还是为了西方文明的道义责任,英国又需要遏制奥斯曼帝国,尤其是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已经面临财政危机和尼德兰独立的问题,神圣罗马帝国又被新教诸侯困扰的情况下。

所以,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后期,英国人给波斯提供了武器和训练,帮助波斯人建立了新军(1598年)。英国人支持下的军事改革不仅提高了萨法维王朝的军事能力,也削减了突厥红头兵的力量,减少了突厥化的影响,萨法维王朝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强大的伊朗人的帝国。伊丽莎白一世末年,英国人还帮助萨法维夺取了哈布斯堡控制下的巴林;后来英国又出兵帮助萨法维夺取了哈布斯堡控制下的霍尔木兹。萨法维王朝重新控制波斯湾贸易,财政得到恢复,为后来的反击奠定基础。英国和萨法维签订贸易条约,阿巴斯港成为东印度公司和萨法维的贸易中心。这也是为什么波斯人的战斗力突然变得特别强,甚至能从强大的莫卧儿帝国收复坎大哈。

当然,英国名义上不能针对奥斯曼,只能解释说这也是为了遏制哈布斯堡,因为借助奥斯曼的相对友好,英国可以获得授权,让黎凡特公司(其中伊丽莎白一世自己持有一半股份)获得主导希腊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贸易的特权。

在东方的这种外交布局和战略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之前还输得很惨的阿巴斯一世很快有了反击的能力,首先决定性的击败那些曾经跟着奥斯曼入侵的中亚突厥人,剪断奥斯曼的触手,接着就开始准备对奥斯曼本体的战争。

俄罗斯同样是奥斯曼的敌人,有波斯和俄罗斯两个英国支持的强国制造的压力,英国却不直接参战,反而与奥斯曼保持“共同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友善关系。背后有两个重要敌人,欧洲方向还不得不对抗哈布斯堡王朝,这逼迫奥斯曼只能忍着恶心继续亲近英国。这和法国-奥斯曼这种真正的盟友完全不同。伊丽莎白一世设计的(接下来两百年之内)英国奥斯曼关系这种模式,就像二战的德国对日本一样,他们明明知道德国人给了中国武器和训练,元首对日本人还有种族歧视,却只能忍了。

导致三十年战争这个巨大的机会,奥斯曼只能看着却不能大规模干涉。而奥斯曼明明被英国人坑了却没有办法,反而这些还导致奥斯曼不得不亲英。

英国对摩洛哥,奥斯曼,俄罗斯和伊朗的交流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必需品(例如硝石)的需求和获得贸易收入,其次才是为了避免外交孤立。而从上面的布局也可以看出来,英国并没有试图用他们真正给哈布斯堡王朝造成重大打击,只是有限制的遏制,因为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事终究还是要在基督徒内部解决。

西班牙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它正在把美洲的贵金属大批运到菲律宾,把菲律宾变成了远东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些贵金属大部分都流入了明朝,一些中小型火炮也像英国火炮流入摩洛哥那样到了明朝人的手中,这种模式发展得越来越旺盛,直到三十年战争。明朝在这段时间也出现短暂的复兴,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不少问题,重新把日本纳入势力范围,这些是另一个话题了。

1585年9月,英国增派5000援军,并签订格林威治条约正式介入尼德兰独立战争,英西战争爆发。

伊丽莎白一世派出英军到尼德兰参战——不仅包括英格兰人,也包括苏格兰人以及新教联盟的其他参与者。与此同时,英国加大了对法国胡格诺派的支援力度,资助从3万英镑上升到每年6万英镑,干涉军从不足一万变成两万。

1585年,三亨利之战爆发,法国宗教战争带来的混乱达到最高峰,英国和德意志新教诸侯们支持波旁王朝纳瓦拉的亨利,腓力二世支持吉斯公爵亨利,法国国王亨利三世不能制约局势,也被卷入这场混战。爱尔兰、法兰西、尼德兰变成了战场,苏格兰的玛丽一世在1587年2月8日被处以极刑。

英国的海盗袭击了西班牙的本土港口,洗劫了船队的财富。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早已被完全激怒,他决心征服英格兰,教皇也授权并祝福了这次远征,甚至许诺如果远征顺利将进一步补贴。

137艘军舰向英格兰起航,拥有2431门火炮,10138名水手,19315名士兵,在尼德兰还有等待接应的31800名士兵和170艘驳船。——号称无敌舰队。

英格兰此时虽然经过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已经强大了不少,但毕竟是以一个中等强国的体量在像一个帝国一样到处干涉,英格兰的陆军分散在法国、荷兰和爱尔兰,本土已经没有留守太多陆军,如果西班牙打赢海战,那么他们登陆英国几乎是必然取得胜利。所以,没有选择,没有退路。

伊丽莎白一世骑马经过她的军队,“她忠心的士兵,不论贵贱,纷纷跪下来”。当看见远处山坡上的大部队时,“她在马上坐直身子,挥着高贵的手……将帽上的羽饰抛出去”。第二天,伊丽莎白一世回到蒂尔伯里,又一次“英勇地骑上一匹高大的骏马”,而这次与她同行的是一大队排场隆重的人马,罗伯特·达德利和军队的元帅走在她前面,二人各将自己带羽饰的帽子拿在手上。8名男仆走在她两侧,戴着钻石、穿着金布的女官们跟在她后面,而她光彩夺目,“装扮得像个明艳的天使”,手持一枝象征权力的杖。有人描述她“仿佛武装的帕拉斯(Pallas)”。“这曾令许多人误以为伊丽莎白一世当时身着戎装。事实上,这是在将伊丽莎白一世比作古典传说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注意,是希腊神话里的那个,不是日本动画里的,这两个形象的差距就好像白人和日本人一样大)。伊丽莎白一世的军队停在原地,她只身骑马,同罗伯特·达德利一道检阅部队。前一天看到士兵们跪在烂泥里,她表示不喜欢如此,于是这次她检阅军队时,士兵们不再下跪,而是各自以枪、旗、矛触地,向女王致敬。此刻,伊丽莎白一世骑马上了一处高地,预备发表演说。

根据当时一首民谣的说法,伊丽莎白一世此时承诺“你们众兵之中,亦会有我同往/好做你们的喜乐、你们的向导、你们的安慰,甚至在你们之前迎敌而上”。几十年后,当年在蒂尔伯里的一名神父凭记忆复述了伊丽莎白一世的整场讲话。”人们曾担心伊丽莎白一世去蒂尔伯里会遭人暗杀。罗伯特·达德利驳斥了这种忧虑,并告诉女王,因她到场而“得到安慰的将不仅是在那里的几千人,还有更多听说此事的人。”

英格兰军舰冲向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水手们在火光中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上帝用飓风作出了祂的选择。

无敌舰队战役本身并没有对西班牙帝国造成特别严重的打击,只能说是一次比较大的失败;从这之后,英国反过来对西班牙发动了几次远征,西班牙也重新尝试过几次无敌舰队,但除了英国海盗摧毁了一些西班牙船只以外,这些入侵都没有成功。不过,对于此时的以伊丽莎白一世的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来说,最重要的是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全的可以调整的机会。

一方面,荷兰的独立基本上成了既成事实,这导致西班牙的体量,贸易主导权和财政收入损失了关键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无敌舰队之战的第二年,以英军为主的一支新教干涉军在荷兰由拿骚的莫里斯进行了军改,它包括19个法国连队、6个德国连队、16个沃伦连队、8个弗里斯兰连队和64个英国连队(英格兰和苏格兰)。这次军改不仅是对罗马帝国军事理论经验的研究和模仿,其标志性意义在于自从罗马帝国衰亡后,西欧千年以来第一次(重新)正式引入操典,这标志着近代欧洲正规军的诞生,并且被其它新教军队沿用。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就是基于这个建立并进一步改革了瑞典陆军,改变了三十年战争的局势。也许是巧合,进行这次改革的莫里斯,与希拉克略危机前罗马最后一个强势军事家皇帝莫里斯同名。

从1589到1598年,伊丽莎白一世五次派兵干涉法国内战,最终是她的新教联盟扶持的亨利四世成为了法国国王。虽然亨利四世改信了天主教,我倒是觉得这不能算背叛,因为法国毕竟是天主教信徒占多数,强行推行新教是不合适的,也容易导致被推翻。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给了新教徒足够的宽容,并且继续和新教联盟一起和西班牙作战,并且把教会的主导权完全收归王权,这就足够了。

波旁王朝本身是在英国为主也包括其它小国的新教同盟的资助和派兵支援下,靠打败天主教同盟上台的,虽然是改信了天主教并且同时包容新教和天主教,至少路易十四之前,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天主教国家,既反对过激的新教徒,也不必按天主教的要求决策,以至于三十年战争法国加入新教一边。

后来,法国恢复和发展得很好,英国却在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后缺少有力的君主,很快再次衰落,没能在三十年战争中承担主导作用,这次正是波旁王朝的加入,成为了最终决定三十年战争胜负的砝码。

在欧洲的中央,另一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变化也正在产生。

最初,神圣罗马帝国对诸侯在天主教和路德宗之间选择教派给予了宽容,所以截止1560年,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大多数都是路德宗。然而,早期的路德宗和伊丽莎白一世在政治上并不太相容(甚至包括一些现代看来比较离谱的理由,比如早期的路德宗反对女性当政),路德宗和腓力二世也没有大的矛盾,所以这些路德宗诸侯对于西欧的变故可以说是没什么影响。相对来说,圣公宗更接近加尔文而不是路德宗,从实际行动来看,伊丽莎白一世支持的苏格兰新教起义、胡格诺派、荷兰独立运动都是加尔文。这些也鼓舞了德意志的加尔文主义者,在伊丽莎白时代的加尔文风潮中,开始有大量德意志诸侯改信加尔文宗。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欧洲。她以加尔文宗为“意识形态”旗帜,在欧洲各地进行干涉,扶持亲英亲加尔文的统治者,对新教徒的起义和反抗给予支持甚至直接下场干涉。英国还削弱了当时认为亲西班牙亲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为主的)汉萨同盟,并放任勃兰登堡坐大。虽然英国拥有新教的“帝国”头衔是亨利八世的规定,但事实上直到伊丽莎白一世,英国才真正成为了新教徒们的皇帝(虽然詹姆斯一世时期又放弃了)。

但伊丽莎白也重新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路德宗诸侯建立了直接联系,在奥格斯堡的“宗教和平”之后,路德宗现在被授予了官方地位。克里斯托弗·穆特(Christopher Mundt)的委托在玛丽(Mary)的领导下失效,他被重新聘为代理人。伊丽莎白和路德宗最初的共同利益来自对1560年至1561年教皇召集总议会的回应。

这是新教诸侯的分布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路德宗没有明显的扩张,但加尔文宗确实出现了不少。

1598年初,因为汉萨同盟和西班牙的贸易,伊丽莎白一世把在英国的汉萨同盟的船队和商品没收,并关闭伦敦商站,这几乎是对已经衰落的汉萨同盟给出了最后一击。关于汉萨同盟,它属于那种一开始确实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很多成员是被垄断权裹挟加入的。它虽然有自己的法律和会议,却没有足够的执行法律的效力也没有真正议会那样的权力,反而它在其它国家设立的商馆是享有治外法权而不受约束的。它有过许多辉煌,繁荣和贡献,但毕竟很难建立近代式的统一王国/帝国。在汉萨同盟衰落以后,普鲁士填补了这一地区的权力空缺,那已经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政体了,而德意志的未来将属于它。1573年,勃兰登堡的约翰·乔治·霍亨索伦将犹太人驱逐出勃兰登堡,剥夺了他们的资产,并禁止他们返回。尽管他是一个坚定的路德派教徒,但他接纳来自荷兰、法国和对西班牙战争的加尔文宗逃亡者,并建立了勃兰登堡的人文主义教育机构。这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至少能反映一种趋势。

1598年9月,腓力二世逝世,留给儿子腓力三世一个巨大但充满挑战的帝国。

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期间,英国实际上是在超出它纸面数据上的国力做事,这倒不是透支国力,而是英国当时的实际财政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正常收入是包括关税,王室领地收入,封建王权收入等等,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后期年份,这些的总和是30万到40万英镑每年;直接税每年15万英镑;财产税和补助金另外算13.5万英镑。出售淀粉,食盐,煤炭,肥皂等经营权带来了每年8万英镑的收入,而出卖垄断权又获得20-30万英镑(John Brewer 1988)。除此之外,通过对西班牙的劫掠,每年直接抢到的收益就有10-20万英镑(Hornsby & Hermann p. 17),再加上特许公司的贸易收入,它需要按比例分红,而王室在当时占有相当大一部分股份,基本上能分到一半。这部分的收益很难找到详细数据,但是从贸易额和利润占比推测,像东印度公司,黎凡特公司这种比较大的特许公司,每个应该能提供相当于每年几万英镑的有效财政收入(以黎凡特公司为例,它的贸易额基本上稳定在十几万到几十万英镑的范围内)。这样,总的来说英国的财政收入就是一百多万英镑每年。更成体系化、记录在案的财政是1688以后才有的,在中世纪痕迹还没有消去的16世纪,财政收入经常就是一系列杂项的总和。

让我们总结一下伊丽莎白一世和哈布斯堡霸权大博弈的几个区域:

爱尔兰——虽然之前西班牙就已经开始干涉,但缺乏数据。只从1593年5月,“九年战争”爆发开始算,最初是西班牙联合爱尔兰小国反英围攻英国的据点,后来演变为英国彻底兼并爱尔兰的战争。西班牙人和爱尔兰人损失了10万,英国人损失了3万,双方都有不少非战斗减员。交战过程互有胜负,强悍的爱尔兰人并不是可以轻易击败的对手,但在1601年的Kinsale围攻战最终决定了英国的胜利,虽然这次战役英军和联军各自只有大约上万人的规模,其中西班牙人被俘和战死3500。

法兰西——当时的法国也一度陷入低谷期,成为一个争夺的战场。据估计,200万-400万人死于法国宗教战争(Knecht 2002, p. 91.),这相当于半个三十年战争了。所以说亨利四世能把这个局面整顿好,让波旁王朝成为后来法国横向对比最强的朝代,他也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明君。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地区是英国重要的贸易对象,而且哈布斯堡王朝在这里的统治比较松散,相对来说需要妥协,所以这边暂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确实有大片地区改信加尔文宗并支持新教阵营,不少路德宗诸侯也与加尔文宗和英国合作。

尼德兰——仅1580年代-90年代和1601年的围城战中总共6.7万西班牙士兵战死(Wilson, Peter (2009). Europe's Tragedy: A History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Allen Lane. ISBN 978-0713995923.)还有不同版本的估计,比如Ostend战役中英荷联军可能死亡3万而西班牙军死亡6万,最后以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英国试图和谈并且放弃了这个要塞,西班牙惨胜作为结局。

其实如果这样总结一下,这不就是一个相对来说可控一些的,三十年战争之前的“三十年战争”?

伊丽莎白一世的一系列操作以整个不列颠的最终整合作为结束的标志,而后来的三十年战争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整合失败为标志。她统治了英国45年,英国从一个虚弱不堪,深陷危机,即将被征服的王国,短暂的成为了和哈布斯堡帝国并立的强权,和它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占据上风,荷兰独立、波旁上台、德意志加尔文化、统一爱尔兰、兼并苏格兰的目标都基本实现。整顿内政也大有成就。虽然在去世之后由于詹姆斯一世的相对无能,英国很快回落到了一般欧洲强国的地位,但这也比1558年的情况好太多了。财政收入从几十万增长到一百多万,通过领土扩张使统治下的人口从400万上升到600多万,更不用说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的扩张。伊丽莎白一世第一次为一个统一的不列颠奠定基础,后来的联合王国因此而得以成立。包括大英帝国的框架,殖民美洲,把中东纳入势力范围,还有东印度公司——也是伊丽莎白一世定下的基础。

不过,她最重要的政治遗产还包括她留下的几个备份——荷兰、新教同盟、殖民北美、德意志新教诸侯(尤其普法尔茨和勃兰登堡)。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英国、荷兰、新教诸侯再次投入了战斗,虽然这次英国的干涉不像之前那么强势,资助也主要只给丹麦。

奥斯曼试图介入并趁机重新压倒欧洲人,此时伊丽莎白一世给奥斯曼埋下的地雷引爆,伊朗终于在东线发动了对奥斯曼的大规模战争,攻入巴格达。

自从塞尔柱趁乱入侵波斯以后,时隔几百年,印欧白人终于夺回了两河流域,夺回了承载无数历史记忆的美索不达米亚。虽然后来又丢了,但丢给穆拉德四世这种明君真的是个好事:

1630年,瑞典参战,1589年军改的成果在古斯塔夫的进一步改造下震惊了欧洲。

不久之后,法国参战,欧洲再次陷入了混战,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哈布斯堡霸权破灭。

1688年——无敌舰队之战100周年,詹姆斯二世看着海岸线外护送新教徒支持的国王的荷兰舰队和又一次“恰到好处”的海风。

抬头,他们仿佛看见天上出现了一张伊丽莎白一世的笑脸~~




包括后来18世纪英国的崛起和称霸,伊丽莎白一世留下的这几个备份作为盟友也贡献很大;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就是这几个继业者在瓜分世界——英国,美国,普鲁士,英属印度,尼德兰(除了英国自己,唯一被允许保留大量富饶殖民地的),直到20世纪差不多分干净了,结果开始内斗。

需要说明,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四世,阿巴斯大帝,以及当时普鲁士和尼德兰的领导者们,他们都是很有智慧的人物,并不是谁利用或者欺骗了谁,或者谁当了谁的附庸的关系。虽然有强弱之分,有帮助者和被帮助者的区别,但他们总体上是平等的盟友,不能拿那种一级压一级的模式来套。

————————

伊丽莎白一世去世时留下的局面(1603):天蓝色是英国及其势力范围。灰蓝色是波旁王朝法国;蓝色是加尔文宗诸侯和与加尔文宗诸侯联合的路德宗诸侯,他们后来发起了三十年战争;淡蓝色是其他新教国家。蓝绿色和蓝紫色是英国给武器支持帮助建立新军、作为贸易同盟的摩洛哥和波斯(伊朗)

(这个图是1603年的地图,但是萨法维王朝标出了后来反攻占据两河的范围,也标出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宣称、考察、探索、渗透和尝试殖民,并在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不久成功建立的英属美洲)

作为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和其它时代对比,如果遇到凯撒,应当作为附庸,像希腊各城邦和托勒密王朝一样。如果遇到奥托大帝,就应该在欧洲和地中海争霸,不知道谁能取得胜利。终究不能像威尼斯的丹多洛和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一样,趁着大国没有强力领袖的机会,靠骗取支持和阴谋得到虚假的霸权和繁荣。



————————

说个有趣的事。在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前,摩洛哥的苏丹并不相信英国人能与西班牙抗衡,毕竟实力差距确实比较明显;在无敌舰队覆灭之后,摩洛哥苏丹大受震撼,然后异想天开,幻想联合英国人,新教联军从北方反攻,摩洛哥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行逆向再征服,直接重现穆瓦希德王朝辉煌~~

伊丽莎白一世看到这么个提议的感觉估计是:你以为每个英王都像无地王约翰一样蠢?还是把我当大号威尼斯了?

这个其实还不是最好笑的,关键是按照时间连起来看以后,如果联想一下的话(当然这个不保证是认真的):

之前几年摩洛哥总算从英国要到了最急需的武器弹药,本来正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伊丽莎白一世没同意。

摩洛哥没有办法,拿着这些武器没地方用,干脆对着撒哈拉沙漠发泄一顿算了。

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1589年那个无地王约翰式的方案没谈成,1590年曼苏尔就派朱达尔帕夏带兵南下~~

南下的有4000士兵(不算运输队伍和骆驼),其中8门英国进口的大炮,2500名欧式火枪兵。摧毁了桑海帝国~~

桑海:啊???

发布于 2024-01-29 16:12・IP 属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