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背完新概念英语全四册是什么体验?

当然是熟背,能够像“讲”一样去背诵每一个小故事,不打磕巴 什么感觉 真的有英语水平飞升的感觉么? 有人全背下来过么
关注者
11,986
被浏览
7,864,400

378 个回答

终于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

2017年8月2日,也就是今天,我把新概念第4册第48课背下来,默写一遍并修改,标志着背诵新概念英语这一自我设定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体验就是:

1. 玩quora不卡了,玩twitter也比较顺,很多英语文献都能读个大概。

2. 心中了基础的语法体系,对于复杂长难句不再害怕。

3. 背诵单词有了新概念课文作为载体,而不是依靠单词书,这样背单词不容易忘记。

4. 学英语的信心大增,因为有了体系化的课文作支撑。

当然,还需要持续提升:

主要是单词量,我估算新概念的单词大概是6000-7000词左右。我买了新概念一系列的书籍:包括1-4册课本、单词手册、语法手册、课文联系、自学导读等等。其中单词手册按每一课的形式罗列了课后单词,单词量是看单词手册估算的。虽然背完了新概念,但我在读一些比较深的英文书籍或一些看一些大牌的英文杂志,感觉还是比较困难。问题出在单词量还不够。

2015年12月开始学习新概念第2册,一直持续到今天,将近20个月(除去春节、工作培训累计3个月左右的时间,大概17个月),我大部分空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新概念英语。至于背诵,是从第2册的40课左右背起(具体哪一课还得回家翻翻第2册的标注),再到完成第3册,最后到第4册的背诵。

每一课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1.看课文和查看单词;

2.看授课视频;

3.背诵;

4.默写并修改。

每天早上7点到单位,利用7点至8:20这个时间背诵课文,因为这段时间最连续,也是我精力最好、精神最集中的时段,还是环境最安静的时候。工作中的空余时间和家里的一些休息时间,我也都利用上,比如看课文、看视频或默写等等。

这段学习的过程对于我来说,非常的艰难。首先是背诵非常消耗精力,极其需要专心和耐心。其次,每一节课都要经过上述的流程,真的枯燥,虽然新概念的不少课文很有趣。

心中有无数次放弃的念头,但想到只要坚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就能基本掌握一种英语这个世界性的语言,就初步具备阅读自己心爱的那些英文科普书籍的能力,就能畅行于全世界的网络,汲取最新最潮的文明成果。一想到这些,再苦再累也顶住了,把这些学习行动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不会再去经常想漫漫征途何时是终点。

网上的英语学习方法五花八门,为什么我会选择学习和背诵新概念英语,因为我自己经历过很多种方法,感觉都行不通,比如:

买单词本背单词,用单词APP背句子和单词,持续不了多少天就坚持不住了。

直接看英语书籍和文献,很多简单的语法现象理解不了,陌生单词多,也坚持不住了。

看美剧,自己感觉更不靠谱。

往往返返多回。觉得学习没有捷径。想走捷径,最后效果不好,还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知乎上也不少网友背新概念英语,看到了这些榜样的力量,也下定了学习和背诵新概念的决心。在定目标上也不再高大漂浮,把每一篇课文看作是一个小目标,就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去完成。就这样一步一步积累,终于一册一册的背完。其中第2册从40课左右起背,于2016年6月完成;第3册全背诵任务,于2017年1月完成;2017年8月2日完成了第4册的背诵。

所以也有一些个人的心得和建议:学习英语最好选择并且只选择一套体系化的教材,集中完成这套教材的学习。仅一套就够,切勿贪多。今天书虫系列、明天美剧系列、后天电影系列、然后又到Ted、再到经济学人时代周刊……网盘爆满、资料太多,精力分散,最终没有一样能学成的。

学习时间一定要保证1小时以上安静连续的学习时间,尽量每天坚持,否则效果不佳。

我有这样一个感觉,学英语有点像赢者通吃,输者一无所有。必须坚持学习,直至从量变到质变。如果没有到达质变这一步,即使之前量变这一环节投入的再多再大,时间一过,又会全部忘记,会清零。

那什么时候是质变呢?对于我个人来说,质变就是可以自由无障碍阅地读英语世界的网站、报纸、杂志,自由无障碍地看英语电视节目,就像我们看各类中文日报、都市报、时政生活杂志。这个时候,你只要每天保证一点阅读时间,看看英语新闻、电视、或浏览网络,就能形成英文输入的良性循环。

而我自己,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还是为了看英文的科普。我是个科普爱好者,读了很多中文科普著作后,发现其中很多内容都是照搬英文的资料。如果要有深度的英语阅读体验,那就必须掌握英语。 几年前,有一本书我是很想读的,那时候中文世界没有这个书的翻译(我也是今天才发现这本书去年翻译本出来了),这本书是E.O威尔逊的《Consilience:The Unity of Knowledge》。曾经过尝试用词典一个个词的查,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读这本书,读了十来页后发现,很多长句和复杂句理解不了,或多简单的短语也理解不了。要掌握英语这个想法别的强烈起来。

当然,coursera、edx、可汗、MIT……视频课程网站,有许多优质的课程,我都非常想学。这也是促成我要体系化学习英语的原因。

先写到这里,空余时间再来补充完善这个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完成了自己设定的英语学习任务。

5月28日那天,我完成了《语法俱乐部》第二次学习。

5月31日那天,我完成了BBC的pronunciation tips音标学习视频的第三遍观看学习。

这两天,心中是如此的平静,并没有出现那种完成巨大任务的兴奋感,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有一点点伤感。

还是回顾一下这段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历程吧:

2016年-2017年8月,学习背诵了新概念英语。

2017年8月-2019年8月,粗读《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万物简史)一遍,精读两遍。

2019年9月-2020年3月,精读了《Consilience》一遍。

2020年3月-2020年6月,学习了《赖氏经典英语语法(新版)》、《语法俱乐部》各两遍,学习BBC的pronunciation tips三遍。

在这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经常浏览CNN、BBC、Youtube、Twitter、Quora、instagram等平台资讯和文章,还在edx上学习了大学写作等课程。

这就是四年半来,我利用业余和休息时间,所完成的英语学习内容。

我曾在知乎“真正背完新概念英语全四册是什么体验”这个问题,有这样的回答:

“我有这样一个感觉,学英语有点像赢者通吃,输者一无所有。必须坚持学习,直至从量变到质变。如果没有到达质变这一步,即使之前量变这一环节投入的再多再大,时间一过,又会全部忘记,会清零。”

“那什么时候是质变呢?对于我个人来说,质变就是可以自由无障碍阅地读英语世界的网站、报纸、杂志,自由无障碍地看英语电视节目,就像我们看各类中文日报、都市报、时政生活杂志。这个时候,你只要每天保证一点阅读时间,看看英语新闻、电视、或浏览网络,就能形成英文输入的良性循环。”

现在,经过四年半的学习,可以说,我基本拥有了自由无障碍阅地读英语世界的网络平台、大众书籍内容的能力,只要有空,以放松娱乐的心态阅读,便能维持和缓慢提升英语阅读的能力,并在需要的时候查阅英语世界的资料。

有时候,我在想,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因为这种长时间、不间断地学习,会伴生疲倦感、厌倦感,因为没有输出,在别人眼里也没有产生有金钱价值上的利益(世俗的怀疑)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属于“无用功”。

现实是,我确实做到了,或许,让我坚持下来达到目标的,就是这几条信念。

一、追随自己的价值观和乐趣

当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身边的人或许会质疑你“这有什么用呢”、“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们不需要放在心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每一件事物,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意义。

在《阿甘正传》中,阿甘喜欢跑步,跑了将近3年,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奇怪的人,也有很多人跟着阿甘跑,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其实,阿甘就是仅仅喜欢跑步而已,他没有想太多(不知道我自己又没有看懂)

我觉得英语是一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带我通往更加精彩的大千世界,所以我觉得学习英语很有意义,是一个值得坚持的方向。

二、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很多人英语学习,刚开始会有些兴趣,但不用出半个月,兴趣就会消失。

我也是一样,刚开始凭兴趣,后来发现兴趣越来越弱,很难坚持。

但好在,我几乎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到一、二小时,在固定时段学习,这样就形成了习惯。大脑会在这些时段自动有一定的紧张和焦虑,启动学习。

当学习成为一项习惯的时候,学起来就不会那么痛苦。

三、业余和休息时间只做一件事,目标也只有一个

因为业余和休息时间比较有限,我们是很难完成多项学习目标任务的。

有些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会学健身,学编程,学理财,学写作,学厨艺等等,各类有用的兴趣爱好,但要同时学好,难度很高,也会很容易导致英语学习中断。

一旦学习中断,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就白白浪费。

四、要认识到英语学习有巨大的时间成本

英语学习,如果从一个初学者,要成为一个能自由浏览英语网络平台的学习者,这里面需要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

我自己这四年半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一年下来最少也365个小时,四年半算下来大概是1640个小时的学习量。

五、英语学习方法

这四年半下来,我对英语学习方法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虽然我一直坚持着比较严格的学习计划,也执行比较严格的学习任务,但这个方法确实是太辛苦了,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在学习旋元佑《语法俱乐部》的时候,我在这本书的序言《我学英语的经验》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这也是我认为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

“只要找你爱看的书来,不必查字典、不求甚解,知道大概在说什么,能维持你阅读的兴趣就好了”——旋元佑

以上,就是我四年半来,集中业余和休息时间,学习英语的一些感想和经验,和大家共勉。

现在,写完这篇分享文,也标志着我这个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和结束,仅以此作为纪念。

这段艰苦难忘的学习经历,弥足珍贵,我已把它打包收拾在人生旅程的行囊。

休息一段时日,走向一段新的旅程。


不知不觉,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到现在,又过了一年了。

从我开始下决心学英语到现在,已经接近六年。可以说,学习英语确实为我的成长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

有很多网友问我,是不是学了英语后,没有用起来?

不是的。

一方面,我经常看英语网站和app,读英语新闻,看老外博主的视频,了解老外的生活日常,去了解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感受不同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就是学习写作技术。读一些关于写作技术方面的书籍。是的,我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学习写作。

为了学习写作,中文关于写作的书我买了十几本,英语的也买了将近十本。这些书,我逐一学完了。体会是,老外这方面研究的更深一些。

现在就分享几本收获比较大的书。

1.《The Essential Guide of Writing》

这本书是牛津出版社的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是非常传统的教科书。

它讲了写作的目的、文章的类型、构思的技术、文章的构成,段落的扩展,词汇、句式、语法,修辞,描写、叙述,标点符号的用法。

属于全方面介绍写作本质、技术、形式的书。而且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全面而且更接近底层知识的写作书了。比叶圣陶的《文心》《七十二堂写作课》《国文百八课》阐释的更透彻些。但叶老的书优点是,文风活泼,讲解亲切,让人更容易结束。而这本书,相对呆板些,不过内容扎实,且有丰富的案例支撑。

这本书阅读难度高,是它引用的案例都是英文小说,比如狄更斯、海明威等,所以不太好读。我都是拿着有道词典,一边读一边查词,进度很慢,一般一天也就读几页。

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我的写作基础知识得到全方位的巩固。

2.《美国大学写作教程》(标题我待会儿再回去核实一下)

这本书在美国是一本比较受欢迎的写作教材,目前已经出到第9版。

这本书,和上面那本书一样,也是比较基础的写作知识。

它的特点侧重在文章如何扩展。

这些扩展包括:举例子、因果、正反、类比、数据、下定义、分析、流程等等。

(未完待续……)

不邀自来。只背过新概念2到4,就姑且当是全背过吧。


我小学的时候,北京市教委整肃小升初秩序,公共英语考试不许小学生考了,直接导致本人六年级考四级的计划搁浅。


更要命的是,我从公英一到三那么学上来的,教委一禁考课外班全停了,这下我不知道上什么课了。中间学了一段时间一个叫做《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教材,感觉很次,英语水平基本是不升反降了。感觉这么下去英语药丸,于是从初中开始,在家听CNN和BBC,同时以一学期一本的速度从新概念2到4背了一遍。


对我英语水平有多大提升呢?我之后基本就没上过英语课了。(SAT自然是上过,但是和我一起上课的同学都知道我上课基本是不听的)每次做英语完形填空的时候,我基本都能看出哪些固定搭配在哪篇新概念课文里有出现过,这样想错都不容易。


个人认为新概念英语的精华在于很少有人问津的第四册,里面的文章不算长,但都很有意思,语言很地道——当时我读那些文章的感觉就和现在看知乎日报一样,一会又蜘蛛是消灭昆虫的功臣,一会又体育不利于和谐社会,当真是发现了更大的世界,读到奥威尔和罗素的选段那简直是刷了一遍三观。写文章的时候来一句"I am always amazed when I hear people say..."或者"For our purposes, we are concerned only with..."立马就高大上了。


相比之下"Last night I went to the theatre"——啧啧啧。


语料的积累初期都是靠生吞活剥,只有把记忆的东西用熟了才能生发出自己的。我的英文写作新概念味一直很重,直到高二高三看英文原著多了才有所改观,不是自己的风格成形了,而是改模仿联邦党人文集以及后来的Steven Pinker了。但是你不走过这一步是不行的,画家也得从临摹别人开始吧?


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推荐我的朋友们,有时间把新概念英语背了。经典就是经典,没什么过时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