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这东西大家都熟悉,但它有个更加专业的名字——马铃薯。顾名思义,就是和马铃铛那样大小的地薯作物。又名洋芋。还有的地方叫山药蛋子。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山药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平日里见到的土豆,人称山药蛋子。还有一种东西也被称为山药,那就是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薯蓣面白色,富粘性,干后白色粉质。在个别地方,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就把这种山药称之为长山药。

在农村,尤其是个体农户,传统的土豆种植,就是在开春的时候把土豆切成块状直接点钟进去,进而滋生土豆芽,生长为植株。但是,近年以来,一些农业好手却在积极推行一种新的土豆种植方法。那就是先将土豆切块,埋入一方土壤中,等待土豆发芽和出苗,这样一来,等土豆苗长到一定长度,一般为两到三寸的时候,将土豆苗整体移植,栽种到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农田里边。这种方法,看似和传统的种植方法一个道理,但是,却在中间多了一个移植的过程。众所周知,农业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细微的环节,由原来的直接长苗到后来的移植,会对土豆产生许多影响,那到底是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当地有位老农民闲来好奇,在去年的时候就亲自尝试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第一,移植栽种的土豆可以比传统的成熟期早上近半个月。具体怎么说呢?培苗的过程中,土豆幼苗是在一个很容易就全面管理的小区域内,甚至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区域,这样就给农民提供了照看幼苗的便利,均匀的补充水分,适当的改善光照,处理腐苗烂苗。这样,在充分照料的前提下,土豆的生长环境就好了很多,出苗率高,生长时间变短。也就大大提前 栽种和土豆成熟的时间。成熟期大约估计下来,会比传统的种植方法提前半个月左右。

第二,移植栽种的土豆,生产的数量会减少。注意,这里仅仅是说数量。其实这种情况,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土豆由原来的直接切成块点种,到后来的移植,其实已经让它伤筋动骨了,而土豆数量,主要取决于根系。正是在移植过程中,对土豆幼苗的根系造成一定的伤损,所以,在成熟的时候,这种土豆要比原来的传统方法下种出的土豆的个数要少。

第三,移植栽种的土豆,产品的质量水平要高。关于质量水平,一是看土豆的个头,而是看土豆的营养价值以及病害情况。虽然在上文说到,土豆的数量变少,但是在人为的干预之下,移植栽种的土豆的个头会比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土豆大,再就是土豆的病虫害率被降低,土豆的整体色泽也改善了许多。简单来说,就是美观,大方,质量还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豆在东北一般在春季种植(4月中下旬-5月初)、秋季收获,通常一年只能种植一季马铃薯,首先把将要育芽苗的土豆放在温暖光亮的地方进行催芽,将发芽的土豆切块儿,大土豆可以多切几块,每块上面保证有两到三个芽眼。

为了让土壤更加适宜土豆生长,要在里面混入一些有机肥,先挖一条10厘米宽、15厘米深的沟,然后隔开几十厘米再挖一条同样的沟,将切块的土豆伤口抹上草木灰,不抹也可以,然后放入土壤中,互相间隔大概15cm左右。

在土豆上盖10厘米厚的土,但是不要把沟填满,种土豆的地方应该是陷下去的,然后浇水,土豆要经常浇水,但也不能过多,土壤应当经常保持有点潮湿的状态,浇水要在早晨,这样叶片上水分就能在天黑前蒸发掉了,否则土豆就可能生病。

土豆长起来可以不用施肥,但可以适当的撒些钾肥,不适合用发酵的人畜粪尿或者尿素,这种肥料会让土豆变的难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坏死性、卷叶型和花叶型。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

防治方法:

1、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

2、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3、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4、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3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种薯选择

在马铃薯种薯选择上,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的优良性状,无各种病虫害,贮藏良好没有腐烂和过分萌芽的优质脱毒种薯。如尤金、早大白、荷薯、延薯4等。

二、种薯处理

在播种前10天至15天把种薯放在铺有禾草的室内或堆积装筐(箩),室温保持17℃至22℃左右,6天左右要翻动一次,待芽眼萌动后可切块待播。且切块时不宜过大或过小,掌握在1公斤种薯切50块左右,要块块有芽眼,切后还要用干净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粉粘过切口,以防病菌浸入,或者用多菌灵或农用链霉素200-300克/公顷兑水喷雾消毒,然后晾在通风冷凉处,切记切薯时或薯块保存应避免阳光暴晒。

三、播种

一般当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7℃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即播上垄(把种薯播在地平面以上)、播下垄(把种薯播在地平面以下)、平播后起垄或者机械播种。栽培方式有以下几种,60公分均匀垄、80公分大垄、120公分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在5-6.5万株之间,应掌握栽培水平高宜稀、栽培水平低宜密,早熟宜密、中晚熟宜稀,瘦地宜密、肥地宜稀的原则。播种深度,如果是覆土种植,一般5-6厘米,不覆土种植10-12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间管理

马铃薯生长期间管理的重点是:前期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带动地上部茎叶快速健壮生长成强大的同化系统即地上部茎、叶。后期注意排、灌及防治病虫害,延缓茎叶枯萎期的到来。

l、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具有抗旱防涝、抑制杂草滋生,促进生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在出苗前也是播种后20天左右,用木捞子耢一遍,将垄顶耢掉一层复土,利于提高地温、保墒情,并有除草作用,以促进早出苗,壮苗,齐苗。齐苗后进行深铲,深耥(松土),出苗后20天左右,苗高15-18cm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出苗一个月左右即开花初期,结合追肥进行第三次培土。

如应用化学除草,最好选用苗后施用的除草剂,因它不受土壤湿度而影响除草效果。在苗前耢、拖得基础上,齐苗期后进行深耥,待封垅前,开花初期杂草2-3叶期可用杜邦宝成进行喷雾,公顷用药45代(2.5克/代),杂草大、田地较荒应公顷增加到55代。喷药时,公顷兑1000克洗涤剂作展着剂,其效果更佳。喷药时一定在晴天、无风、无雨的傍晚或夜间进行。